调研文章怎样选取材料?怎样克服有“调”无“研”?
- 技巧分类:职场办公
- 技巧标签:调研文章  材料 
- 技巧链接:https://wpfx.eu.org/skills/3612.html
- 技巧详情:
调研文章怎样选取材料?
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材要贴紧主题。调查得来的材料是大量的、具体的,甚至是零乱的,有些重要有些不重要,有些有用有些未必有用,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不真实的,那么在分析材料的时候就要认真筛选,把那些有用的、重要的、真实的、与主题关系密切的材料留下来,其他的材料则应去掉。一些有经验的同志,在调査阶段就在边记录边筛选着,凡符合主题的材料包括重要的词句、数据、观点、事例等都画上着重号,这样就为分析材料提供了便利,节省了时间。在选材问题上,有的同志往往被众多的原始材料搞得眼花缭乱,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够密切的某些材料也硬搭上去,结果是冲淡或淹没了主题,文章变成了大杂烩。比如一篇反映某村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调研文章,主题是通过这个典型说明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思想阵地的必要性,所选的材料本来够用了,但作者又加进了兴办公益事业、发展生猪生产、共产党员带头推销农产品等几个典型事例,也许作者是为了表现“精神变物质”,本来在“物质”方面概括性地讲讲总体发展面貌也是可以的,但篇幅不宜过大、事例不宜太多,否则就与主题不符了。如果要全面反映该村的变化,那就要换一个容量更大的主题,才能涵盖得了。
(二)材料要充分。调研文章是用事实说话的,这就要求充分地占有材料,包括事例、数据等都要齐全、具体、实在,使之足够说明某一个问题,否则就会使文章流于空洞,难以使人信服,甚至给人留下强词夺理的印象。一般来说,掌握材料是在调查阶段就要完成的,但有时也有例外,即在分析材料时发现材料不够用,或者只有间接材料而没有第一手材料,或者只有粗略的材料而没有具体的材料,或者只有“面”的材料而没有“点”的材料,这种情况下就要返回去补课。有的同志不是这样做,而是仅凭手中的材料,再加上一些苍白无力的议论,硬凑成一篇文章。比如一篇以《加快我市小城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为题的稿子,名为调查,实际上只有城镇与农村人口分布比例、小城镇建设新增面积等几个数据,然后就是作者本人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重要性必要性的论述以及规划、政策、投入等方面的一系列“思考”,人们从中无法看出该市小城镇建设的全貌、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发展趋势,也看不出所提的对策有多少事实依据。这样写法,作为论说文也许还说得过去,但作为调研文章,就显得空泛了。
(三)注重材料的普遍指导意义。调查研究的目的既然是服务现实、推动工作,那么在选取材料时就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内部联系,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使之具有典型的、普遍的指导意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也才会有针对性。写总结经验性的调研文章更应注意这一点。而我们有相当一些调研文章,特别是以领导同志署名的文章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比如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关于我区公安系统开展行风建设的思考》,通篇谈的都是行风建设的过程和效果,什么分了三个步骤啦,采取了四项得力措施啦,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效啦,实现了六个目标啦等等,接下去没有指出存在的问题,也没有从普遍指导意义上进行理性思考,所以这样的文章只能算得上是工作体会文章,而不是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可见在体裁选择和主题设定上就要把好关,不能什么文章都冠以调研文章的名义,把调研文章的作用都搞混了。再看一例:一位领导同志下农村与农民“三同”,调查中他发现,该乡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算高,但“能人经济”出现好的发展势头,一批果业大户、养殖大户不仅率先富了起来,而且带动了周围一些缺技术、缺资金的农户一起搞规模种养;由此他还发现,在引导农民开拓致富门路的问题上,能人带动比行政推动往往要顺利得多、效果也好得多,比那种以损害干群关系为代价的“强迫致富”行为更是高明得多。于是他以《扶植能人经济,引导农民致富》为题写了一篇调研文章,文中以翔实、生动的材料说明了发展能人经济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呼吁各级党政领导以极大的热情发现和培植能人,推动能人经济的发展,以此带动千家万户一起致富。很显然,这篇文章的普遍指导意义就很强了。
此外还要注意各部分材料的联系与区别,材料的典型性、生动性和条理性等问题。由于调研文章主要是靠事实说话的,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分析和选取材料一定要认真细致,走好了这一步,才能提高写作效果。
调研文章怎样克服有“调”无“研”?“研”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选材其实也属于研究的范畴。按照一般的理解,有“调”无“研”指的是文章只罗列了情况和现象,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进行分析提炼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种现象的确存在。比如有一篇探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研文章,通篇谈的是面上的情况,包括发案率、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有关案例和作案特点等,这本来也是不错的,但接下去只是呼吁社会给予关注,而没有分析原因、揭示本质,没有提出应对措施,这便是典型的有“调”无“研”,这样的文章当然不是合格的调研文章。不过出现这种现象应属少数,因为稍有写作常识的人都知道,有“调”必应有“研”,怕的只是虽然有“研”但“研”得不准、不深、不透,等于无“研”。比如:轻描淡写,泛泛而谈;空发议论,不切实际;人云亦云,缺乏创意,这些都是无“研”的表现。
这里就涉及到“研”的方法问题。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一“经典”大家都熟悉,关键是怎么去运用。结合调研实践,我谈谈具体操作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抓住事物的本质。所谓本质,即事物本来的品质和特性,它通常被事物的外象所掩盖,但又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正如列宁所说,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对事物本质的把握看似玄妙,其实也并不玄妙:在对调查材料进行分析时,眼光不要局限于观察表象,不要停留于对表面现象的罗列,而要刨根究底,把表象包含着的“内核”找出来。比如某县有关部门对企业的“三乱”行为屡禁不止,群众反映强烈,领导派你去搞个调查。调查中你发现:“三乱”的确严重,表现五花八门,但在形成文章时,是不是把这些现象及带来的后果罗列一下就可以了呢?当然不可以。你还得分析探讨一下: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东西在里边作怪。这时你可能会发现:这种作怪的东西原来是部门利益驱动,为了部门利益而不顾大局利益、不顾企业死活,这就是这一现象的本质所在了。这是一层意思,即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还有一层意思是,不能被假象所迷惑。假象是对事物本质的歪曲和颠倒,它比表象更带有欺骗性;制造假象,目的就在于掩盖事物的本质,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从而更顺当、更堂而皇之地达到自己的目的。仍以上面这个例子来分析:你在查究“三乱”根源时,有些部门可能压根儿不承认这是“三乱”,而是按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的正常的行政执法,或者虽然没有上级文件,但纯粹是出于加强管理、提供有偿服务,而绝不是有意加重企业负担。这样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简直不应批评而应给予表扬了,但你必须深入分析一下:某项收费虽然有上级文件,但该文件有没有过时?明令规定的收费项目,存不存在擅自提高收费标准的行为?所谓的“有偿服务”,企业是不是自愿接受?这样一深入下去,“马脚”就露出来了。而如果片面听信某些企业的解释,那就是被假象所惑、所骗,继而得出相反的结论,变成“三乱”有理了。
(二)注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就事物的性质、特点、走向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定量分析则是通过典型数据来摆事实、讲道理,是用数量关系揭示事物的根本特征。这两种分析方法缺一不可,只有定性分析而没有定量分析,就会显得抽象而空泛;反之,只有定量分析而没有定性分析,就会显得繁琐而枯燥。举例来说:某调研小组就“我县群众生活离小康有多远”这个题目进行调研,其中必然涉及大量数据,包括人均GDP占有量、住房面积、恩格尔系数、受教育程度等,但光有这一大堆数据还不行。如果不是经常跟数字打交道的人,看上去未必能得出清晰的印象,甚至会觉得眼花缭乱、莫名所以。因此要在定量分析的同时,运用阐释、归纳、对比等方法进行定性分析,比如规定的小康目标是什么标准、我们的差距有多大、为什么会存在这些差距以及怎样缩小差距等等,这样,人们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说明,把两种分析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增强说服力,才能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层面上说明问题。当然,也有一些调研活动无须涉及过多量的分析,主要靠摆事实并进行定性分析就可说明问题,那又另当别论了。
(三)辩证、全面、准确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分析材料要力戒片面性,防止因一叶而障目,既要看到正的一面,又要看到反的一面,既要看到相矛盾的一面,又要看到相统一的一面,既要看到主流的一面,又要看到非主流的一面,这样,才能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对于以总结新鲜经验、探讨有争议的问题、把握形势和谋划对策为目的的调研活动尤为重要。比如某次调查中发现,某乡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组织农户通过与客商签订购销合同来确定种什么和种多少,由此减少了农产品的市场风险,同时还带动了规模种植,这当然是一项值得总结和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了。但调查中还发现:有的基层干部认为,有了“订单农业”就可以甩手不管了,农业生产没问题了;有的客商不认真履行合同,产品畅销就来调货,产品滞销就不来调货,导致农户利益受损;有的农户不懂技术偏又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结果钱没赚到反而亏大本。面对这种情况,作者在总结、肯定发展“订单农业”这一新鲜经验的同时,运用辩证、全面分析的方法,尖锐地指出了几个问题:“订单农业”不等于自发农业,还需基层干部适时加以组织引导;“订单农业”不等于效益农业,还要让农民掌握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订单农业”不等于保险农业,还要教育农民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这样一来,读者既能从典型身上学到经验、受到启发,又能提前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制订科学、周密的政策措施,使“订单农业”既快又好地发展起来,那么这篇调研文章就真的是“功不可没”了。设想一下,作者如果不是全面地分析问题,而是只肯定成绩、总结经验,不指出存在的问题,不提出应对的办法,撇开文章的质量不说,更要紧的是,它将给读者产生怎样的误导呢?
总起来说,“研究”就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作风分析材料,就是正确地认识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研究”的质量如何,决定着整个调研活动的成败,当然也决定着调研文章的优劣。所以在“研究”这道工序,一定要把功夫下足,把问题搞深搞透。当然,“研究”有时也会延伸到写作程序,但那多半只是调整、深化、规范等技术处理上的问题了。
发表评论(审核通过后显示) 取消回复